夤缘山岳之岊-读音_古文_详细解释

pass20
三都赋

平仄:平平平仄平

拼音:2yuán1yuèzhījié

【夤】《廣韻》翼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夷眞切,音。《說文》恭也,敬惕也。又進也,緣連也。《宋·穆修·會遇詩》介立傍無援,隂排密有夤。方語,因賄于進曰夤緣。又遠也。《淮南子·地形訓》九州之外,乃有八夤,一作殥。又腰絡也。《易·艮卦》列其夤。又《廣韻》《正韻》以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延知切,音夷。敬也,遠也。 亦作。○按夤字訓義,《說文》及諸字書皆然,《正字通》强辨其非,不可從。

【山】《廣韻》所閒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師閒切《正韻》師姦切,與刪音同。《說文》山宣也。宣氣散生萬物,有石而高也。《徐曰》象山峰起之形。《釋名》山,產也。產萬物者也。《易·說卦》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。《書·禹貢》奠高山大川。《爾雅·釋山》河南華,河西嶽,河東岱,河北恆,江南衡,《周禮》謂之鎮。《鄭註》鎮名山安地德者也。又《山海經》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。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。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,今隴西甘肅玉門外,其地也。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,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。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,則禹貢

【岳】《集韻》嶽古作岳。《說文》嶽,古篆作。《六書正譌》从丘,山,象形。嶽,岳經傳通用。○按《字彙》引古文分爲二,今依《正字通》入後嶽字註。又姓。宋岳飛,明岳正。

【之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止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眞而切,音枝。《說文》出也,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。一者,地也。《玉篇》是也,適也,往也。《禮·檀弓》延陵季子曰:若氣,則無不之也。又於也。《禮·大學》之其所親愛而辟焉。《註》之,適也。《朱傳》猶於也。又語助辭。《書·金縢》禮亦宜之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秋冬亦如之。《正字通》凡之字,或中,或語尾,或層出。如毛詩我之懷矣,共武之服,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,六九之字,常華章左之左之,六八之字,可以例推。又此也。《詩·周南》之子于歸。《註》之子,是子也。又變也。《

夤缘山岳之岊-读音_古文_详细解释

【岊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子結切,音節。《說文》陬隅,高山之節。从山卪。《徐曰》山之陬隅高處曰岊。《左思·吳都賦》夤緣山嶽之岊。《註》山曲曰岊。又《集韻》通作節。《詩·小雅》節彼南山。 《正字通》或作,非。。。


偷偷当卷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