牲牷荡涤-读音_古文_详细解释

pass30
昭夏

平仄:平仄平

拼音:shēngquándàngdí

【牲牷】古代祭祀用的纯色全牲。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:“吾牲牷肥腯,粢盛丰备。”杜预注:“牲,牛羊豕也;牷,纯色完全也。”《南史·萧子云传》:“梁初,郊庙未革牲牷,乐辞皆沉约撰,至是承用。”宋王禹偁《南郊大礼诗》之三:“大羹味薄牲牷洁,至乐声和凤鸟飞。”2.泛指祭品。郭沫若《羽书集·惰力与革命》:“我们在这抗战的炮火声中纪念辛亥革命,我们要多放些大炮来作为喜炮,我们要多杀几个敌人来作为牲牷。”典

【荡涤】;清除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后二年,世祖受命,盪涤烦苛,復五銖钱,与天下更始。”《旧唐书·虞世南李百药等传赞》:“文皇盪涤,刷清苍昊。”清顾炎武《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》诗:“扫除开八表,盪涤翦羣兇。”2.澡器。玄应《一切经音义》卷十四引汉服虔《通俗文》:“澡器谓之盪涤也。”冲洗;清除。《古诗十九首·东城高且长》:“荡涤放情志,何为自结束。”汉荀悦《汉纪·宣帝纪一》:“荡涤烦文,除民疾苦。”宋曾巩《延庆寺》诗:“好风吹雨来,暑气一荡涤。”《剪灯新话·申阳洞记》:“不意君能为我扫除讎怨,荡涤凶邪,敢不致谢

牲牷荡涤-读音_古文_详细解释


古代典籍 - 词典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