牢笼百田-读音_古文_详细解释

pass20
三都赋

牢笼百田-读音_古文_详细解释

平仄:平平仄平

拼音:láolóngbǎi

【牢笼】1.包罗;容纳。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牢笼天地,弹压山川,含吐阴阳,伸曳四时,纪网八极,经纬六合。”唐刘知几《史通·人物》:“既而孟坚勒成《汉书》,牢笼一代。”明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一:“作赋之法,已尽长卿数语,大抵包蓄千古之材,牢笼宇宙之态。”鲁迅《坟·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》:“而这四种定法,也就牢笼了后来的许多拟作了。”2.犹掩盖,盖过。《周书·王褒庾信传论》:“唯王襃、庾信奇才秀出,牢笼於一代。”3.笼络;罗致。唐玄宗《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》:“英髦既包括,豪杰自牢笼。”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慈恩寺

【百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博陌切,音伯。《說文》十十也。从一白。數十十爲一百。百,白也。十百爲一貫。貫,章也。《徐曰》章,以詩言之一章也。百亦成數。會意字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紀于一,協于十,長于百,大于千,衍于萬。又眾多也。《易·繫辭》百官以治。《書·堯典》平章百姓。《後漢·明帝紀》百蠻貢職。又百里,劒名。百錬,刀名。見《古今注》。又百鷯。鳥名。見《大戴禮》。又百足,蟲名。《博物志》百足,一名馬蚿。又百合,草名。《譚子化書》山蚯化爲百合。又地名。隋百泉縣,唐百文縣。又國名。《北史·百濟傳》百濟


秒懂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