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志亦单独-读音_古文_详细解释

pass30
寄虽张子公尚书

平仄:仄仄仄平平

此志亦单独-读音_古文_详细解释

拼音:cǐzhìyìdāndú

【此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雌氏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淺氏切,音佌。《說文》止也。从止从匕。匕,相比次也。《徐曰》匕,近也。近在此也。《爾雅·釋詁疏》此者,彼之對。《詩·周頌》在彼無惡,在此無斁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去彼取此。又《六書故》此猶兹也,斯也。《大學》此謂知本。

【亦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羊益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夷益切,音睪。總也,又也。又傍及之詞。又姓。宋開禧進士亦尚節,明參將亦孔昭。又同奕。《詩·周頌》亦服爾耕。《箋》亦,大也。《正義》亦奕義通。 亦本作,象人左右兩腋形。《說文》與掖同。《詩·衡門序》誘掖其君。《釋文》《石經》作亦。亦,古掖字也,左右肘脅之閒曰掖。後从肉作腋。

【单独】亲属。《书·洪范》“无虐煢独而畏高明”孔传:“煢单无兄弟也,无子曰独,单独者不侵虐之。”《后汉书·孝安帝纪》:“其赐人尤贫困、孤弱、单独穀,人三斛。”2.独个儿;独自。汉焦赣《易林·坤之屯》:“苍龙单独,与石相触。”唐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单独一身,谁为朋儔。”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六章四:“再要单独提出月刊的计划,便再无通过的可能了。”


古代典籍 - 词典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