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潮江势阔-读音_古文_详细解释

pass50
早秋江行

平仄:仄平平仄仄

拼音:mùcháojiāngshìkuò

【暮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莫故切,音慕。本作莫。《說文》莫,日且冥也。从日,在茻中。《註》平野中望日將落,如在草茻中也。《史記·伍子胥傳》吾日暮塗遠。《屈原·離騷》恐美人之遲暮。○按經典本皆作莫。今或相承用暮字。

暮潮江势阔-读音_古文_详细解释

【潮】《唐韻》直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馳遙切,音晁。《說文》水朝宗於海。《王充·論衡》水者,地之血脈,隨氣進退而爲潮。《初學記》水朝夕而至曰潮。《皇極經世》海潮者,地之喘息也。隨月消長,早曰潮,晚曰汐。又州名。《廣輿記》本南海揭陽地,隋曰潮州,唐曰潮陽,明爲潮州府。又伺潮,雞名。《述異記》伺潮雞,潮水上則鳴。又望潮,魚名,出台州臨海縣。 《說文》本作。

【江势】的流势。唐宋之问《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》诗:“渐见江势阔,行嗟水流漫。”唐刘禹锡《题招隐寺》诗:“地形临渚断,江势触山回。”《宋史·苏轼传》:“今三吴多水,欲凿挽路、为千桥,以迅江势。”元黄溍《八咏楼》诗:“秋阴垂野薄,江势抱城斜。”


古代典籍 - 词典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