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谪宦鬼方人-读音_古文_详细解释

pass30
再至长安

十年谪宦鬼方人-读音_古文_详细解释

平仄:平平平仄仄平平

韵脚:上平十七眞

拼音:shíniánzhéhuànguǐfāngrén

【十年】形容时间长久。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蕕,十年尚犹有臭。”杨伯峻注:“十年,言其久也。”唐贾岛《剑客》诗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”

【谪宦】1.贬官另任新职。唐钱起《江行无题》诗之三五:“岂知因謫宦,斑鬢入江湖。”明顾大典《青衫记·蛮素邀兴》:“相公为諫言忤旨,謫宦江州。”清吴伟业《送何省斋》诗:“谁云謫宦愁,老觉君恩最。”2.被贬降的官吏。唐皇甫冉《归阳羡兼送刘八长卿》诗:“湖上孤帆别,江南謫宦归。”陈毅《满江红·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》词:“数琼岛,远来謫宦,飘蓬逐客。”

【鬼方】上古种族名。为殷周西北境强敌。《易·既济》:“高宗伐鬼方,三年克之。”《诗·大雅·荡》:“内奰于中国,覃及鬼方。”毛传:“鬼方,远方也。”朱熹集传:“鬼方,远夷之国也。”参阅宋王应麟《困学纪闻·易》、王国维《观堂集林·鬼方昆夷玁狁考》。2.泛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。《文选·扬雄<赵充国颂>》:“遂克西戎,还师于京;鬼方宾服,罔有不庭。”李善注:“《世本》注曰:‘鬼方,於汉则先零戎是也。’”唐张说《将赴朔方军》诗:“恭凭神武策,远御鬼方人。”清赵翼《苗人》诗:“莫笑鬼方陋,淳如怀葛民。”汉

【人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如鄰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而鄰切,音仁。《說文》天地之性最貴者也。《釋名》人,仁也,仁生物也。《禮·禮運》人者,天地之德,隂陽之交,鬼神之會,五行之秀氣也。又一人,君也。《書·呂》一人有慶,兆民賴之。又予一人,天子自稱也。《湯誥》嗟爾萬方有衆,明聽予一人誥。又二人,父母也。《詩·小雅》明發不寐,有懷二人。又左人,中人,翟國二邑。又官名。《周禮》有庖人,亨人,漿人,凌人之類。又楓人,老楓所化,見《朝野僉載》。又蒲人,艾人,見《歲時記》。又姓。明人傑。又左人,聞人,俱複姓。又《韻補》叶如延


经典诗句、名句